技术推广

技术推广
集体林改科技赋能!9 项竹产业成果,让竹林变身 “致富林”“生态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4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发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推广科技成果的通知》在遴选出的 73 项重点成果中,竹产业技术成果尤为亮眼!从竹资源培育到林下经济,从竹材高值加工到竹产化学应用,9 项核心技术覆盖竹产业全链条,为南方竹产区林农增收、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一、竹资源培育:精准提质,筑牢产业 “源头活水”

1. 纸浆用丛生竹高效经营关键技术

  • 研发单位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0571-63320561
  • 核心突破

    首创 “小丛化、1:1 更新生长” 理念;研发了缩短择伐期和超短择伐期;秆基疏芽调控出笋成竹;竹林平衡施肥等一系列先进的经营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效作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纸浆用丛生竹经营技术体系。
  • 落地成效

    在四川、贵州两省的10个区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近三年在泸州和宜宾等地辐射推广26.8万亩,新增竹材产量 28.5 万吨,经济效益1.4亿元,惠及农户约5万余户,助力山区农户脱贫致富成效显著,对推动我国纸浆用丛生竹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 研发单位

    国际竹藤中心  010-84789848
  • 技术亮点

    本项目针对我国竹资源高质量增长对高效培育技术的迫切需求,历经25年持续攻关,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在竹林精准培育、生态培育、健康保护和高效监测4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优化集成了我国主要经济竹种的高效培育技术,突破了竹林养分靶向管理、促笋增产和短伐期经营等技术瓶颈,创新了竹林带状采伐培育技术新模式;探明了竹林长期生产力下降的内因与外因,创新了竹林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培育技术;构建了竹林主要病虫害数字化信息平台,研发了主要害虫专用的新型高效生物农药, 创新了竹林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突破了竹林遥感识别技术,创新并完善了我国竹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手段。
  • 推广规模

    技术已在福建、浙江、四川、云南等15个省区的毛竹、 麻竹、雷竹等主栽竹种产区推广,包括14个试验点推广面积 370 万亩,覆盖退耕还林、沿海防护、商品林培育等场景, 执行期内累计辐射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

二、林下经济:以竹为媒,解锁 “一竹多收” 新玩法

3. 竹林下竹基食用菌生态栽培技术

  • 研发单位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0571-63346004
  • 技术特点

    为解决毛竹林经营效益低下和竹材消耗量减少、竹材价格低迷的困境,开展了基于竹材为基质材料并适合林下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及其基质配方的筛选,菌种繁育及其林下栽培与配置技术等研究,提出了竹荪、大球盖菇、羊肚菌、黑皮鸡枞菌、灵芝等食用菌竹林下生态栽培技术模式,以促进竹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 适配场景

    该成果已在南方竹产区11个省(市、区)的38个县市的 郁闭度为0.6~0.7的毛竹林中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 万亩;还可在郁闭度为0.6~0.7的杉木林、阔叶林和经济林下 种植。

4. 黄酮竹酒及其生产技术

  • 研发单位

    国际竹藤中心  010-84789821
  • 技术特色

    本成果采用微孔技术将基酒(高度白酒)注入活立竹中,通过优化基酒、竹龄和陈酿时间等关键参数, 使基酒在活竹中富集活性多糖、矿物质等成分后,添加外源竹叶黄酮提取物,再进行混合、勾兑、灌装。黄酮竹酒既保留了竹筒酒色如琥珀,入口绵甜,竹香浓郁,自然清纯的风 味和富含矿质元素的特点,又显著提高了产品中黄酮等活性成分含量,解决了传统竹筒酒产品酒精度和容量差异大,活性成分含量低,保质期短等技术问题。
  • 落地案例

    安徽太极洞酒业、深圳金色盆地科技实现量产,产品技术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成为南方竹区 “特色伴手礼”。

三、竹材加工:突破瓶颈,让 “竹子” 变身高值品

5. 大规格耐候性竹质重组结构材制造技术

  • 研发单位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010-62889427
  • 核心突破

    针对我国结构材用优质大径级木材资源缺乏的问题,通过竹材定向分离、重组、接长、复合等技术的集成,构建了大规格耐候性竹质重组结构材制造技术体系,解决了竹材难以产业化加工为大尺寸建筑结构材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竹材的建材化产业化应用。
  • 技术亮点
    ✅ 性能优:强度高、耐候性、尺寸稳定、绿色环保、使用周期长、无需额外防腐处理;
    ✅ 应用广:可替代硬阔叶木用于建筑结构、户外景观等领域;
    ✅ 效益佳:产品价格竞争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助力竹农增收。

  • 推广与案例

    已在安徽、四川、浙江、福建等多省区推广转化,产品出口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典型应用于昭君博物馆、四川龙泉山丹景阁等建筑项目,既展现竹材美学价值,又保障结构安全。

 6. 竹材无裂纹展平关键技术与装备

  • 研发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025-85427774
  • 核心解决

    毛竹直径小、壁薄中空的特殊结构,它的主要工业利用途径是将竹筒制备成小尺寸平直状矩形竹片,再进行重组制 造大幅面板材产品,出材率为35%左右。针对我国传统的竹片加工方式存在原料利用率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瓶颈问题,项目历经10多年科技攻关,突破了竹筒高效浮动铣削、高温 高湿软化、逐级展平等关键技术,创制了竹筒高效去内节、去青、展平等关键装备,攻克了竹材难以无裂纹展平、竹材 难以单板化利用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开发出系列竹展平装饰材产品。
  • 推广应用

    在浙江、福建等 6 省建生产线 20 余条,市场占有率超 90%,还出口美国、荷兰等国家。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14亿元,新增利润0.61亿元。

7. 竹材高效展平及其加工剩余物利用关键技术

  • 研发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0571-61086650
  • 全竹利用方案
    根据“大材大用、小材精用,废材优用、综合利用” 原则,提出将大径级的竹材用于展平板生产,小径级的竹材 (包括病虫害竹材、竹根和竹稍)用于生产筒炭和片炭,竹材加工剩余物用作生产炭化料,进而开发竹质活性炭等各类竹炭产品,做到合理利用、材尽其用、全竹利用,实现竹材高效、高值利用。

  • 企业案例

    浙江德长竹木、双枪竹木等建立了竹展平板生产线,主要围绕竹筒蒸煮、软化、展平、 展平板干燥、热压胶合、竹展平层积板等生产关键工艺制备竹砧板;同原先用竹条拼接的竹砧板,存在使用胶黏剂不环保问题,而利用竹展平板为材料生产的竹砧板上下表面为纯天然、无任何化学物质的整张竹板,且产品颜色、外观整齐一致、健康环保。同时开展了可燃气体、热能(余热)循环利用、预炭化、活化等生产关键技术,克服传统土窑生产效率低、不环保、品质不均匀的缺陷,实现了全过程自动控制,可连续进料与出炭,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在浙江佶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竹材加工剩余物的连续化干燥和炭化活化生产线。

8. 新型竹丝装饰材料绿色防护关键技术

  • 研发单位

    国际竹藤中心  010-84789784
  • 技术突破:
    ✅ 防霉:硅丙乳液 + 环保防霉剂,霉菌抑制率 100%,保留竹材原色;
    ✅ 阻燃:硼基阻燃剂处理,热释放量降 40%,发烟总量降低了80%,成炭率提高12%,综合阻燃性能 达到难燃性B1级;
    ✅ 易装配:无线纺竹丝装饰材料装配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施工方便快捷,无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

  • 落地成效

    湖北楚风竹韵建成年产 50 万㎡生产线,在湖北、北京等地木竹房屋装修应用 3 万㎡,深受消费者青睐。

四、竹产化学:延伸链条,释放竹资源 “多元价值”

9. 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

  • 研发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0591-83715175
  • 技术优势

    对竹纤维加工过程竹材深度脱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选择性差以及传统竹纤维产品性能差、生产能耗高、污染严重等科学技术问题,以中小径级竹材为原料,研发竹纤维制备及其功能化应用关键技术,开发出竹浆和竹溶解浆及其环保型纺织材料、低定量包装材料和多功能墙体装饰材料。
  • 推广案例

    在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永丰浆纸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推广应用,节能、 减排、降耗效果显著,实现了竹加工清洁生产,带动了竹产 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科技为竹,赋能林改!

这些竹产业科技成果,不仅破解了传统竹产业 “低效、高耗、污染” 难题,更让南方广袤竹林成为 “生态银行”“致富源泉”。目前,成果已在浙江、福建、四川、贵州等竹主产区落地生根,未来还将向更多集体林区延伸。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推广科技成果名单.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重点推广科技成果汇编.pdf



会员中心
中国竹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2735号-1
网站建设博乐虎公司

首页

会员中心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