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

专家视角
专家:“双碳”目标下竹产业迎“风口” 2035年拓展至万亿规模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13

  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也是刻不容缓之举。2020年,我国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去年6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开启,这标志低碳金融时代的来临。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我们该如何产生更多碳汇?哪些产业正来到“风口”?碳交易的开启如何将生态效益转变成经济效益?广州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时下,竹产业正在成为不少地区发展的重点低碳产业。竹的特性不仅固碳,而且是‘负碳’,据介绍,每生产1吨竹料、实际固碳可达1.28吨,且竹子3年就可成材,砍伐后又能生成新竹,在有限的土地下,竹的固碳效力可以源源不断。

正因如此,去年11月1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要求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十部委提出等竹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竹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优质竹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改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竹产业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基本建成,主要竹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我国成为世界竹产业强国。”


c2de580b-1809-4343-b363-7f7817a40cdd.jpg

c2de580b-1809-4343-b363-7f7817a40cdd.jpg

侯碧清

时下,竹产业在浙江、四川、湖南等省已经蔚然成风,在广东,相关新型竹产业已在英德、潮州、韶关等地投产运营。广东省生态修复协会专家、中林(广州)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生态学博士侯碧清告诉记者:“我们预计经过6年的培育,现代竹产业在我国10个产竹省规模落地后,将带动总投资680亿元,总产值1800亿元,利税360亿元,就业115000人,为竹农增收380亿元,同时,竹产业可固碳约0.9亿吨,收入碳汇46.8亿元。”

侯碧清介绍,多年来,来自中山大学、国际竹藤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开发了很多新的竹产业方向,包括以竹代塑、碳化竹编无醛胶凝复合新建材、复合竹沥竹碳素土壤改良剂、竹沥竹屑饲料、竹碳类石墨烯新材料等等,这些新型竹产业有很好的应用场景,也将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广东省的肇庆市、清远市发展新型竹产业优势明显。“竹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各级政府也在积极发展竹产业,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下游竹产品打开销路。”侯碧清说。

“我认为,竹产业是迄今成本最低、全生命周期都负碳固碳、可大规模复制、快速发展的产业。”侯碧清告诉记者,“经过计算,全球每年需轮伐竹19亿吨(我国占6亿吨),如果这些竹能被充分利用,就可产生约7万亿元产值(我国2.1万亿元)、2600亿美元(我国832亿元人民币)的碳汇收入。”


e8dae20a-9cd9-47b0-a757-fec74ea62278.jpeg

竹林

广东省林学会林业经济与碳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系副主任周伟向记者介绍:“竹的固碳能力很强,而且生长周期很快。在竹产业领域,浙江发展得很快,据我了解,广东的竹资源也很丰富,特别是在肇庆、清远地区,竹林面积非常大,但现在的开发利用确实还比较少。发展竹产业,就是要不断延伸它的后端产业链,进行竹的深加工,这样可以避免竹固定下来的碳再次回到空气中。比如将竹或木材变成建材,减少屋内钢筋水泥的使用,也是促进低碳的好方式,因为水泥、钢材厂一直是碳排放的大户。”

“现在的问题就是竹子太多,且大部分还没有加以利用。”中林(广州)科学研究院林业碳汇与国家储备分院负责人张维告诉记者:“竹子必须轮伐,如果不砍,9年左右竹就会死亡,竹死亡,竹吸附的大量二氧化碳大部分又回到了空气中。因此,大力发展竹产业,轮流砍伐竹子,将竹制成各种有用的竹制品,是我国达成‘双碳’目标的很好方向。我国有1.2亿亩竹林,目前的问题是除了少量竹子被加工利用,大部分被浪费掉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会员中心
中国竹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2735号-1
网站建设博乐虎公司

首页

会员中心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