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贵州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美交响
来源:当代先锋网 作者:尚宇杰 发布时间:2020-08-17
  

序曲

生态,是贵州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大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当下的生活方式和未来的希望。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绿水之福,亦是贵州人民之福。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贵州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大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华美交响。

a0a932fe4d080858f765a96bbe9bad07_W020200815247541235416.jpg

乐章一  冲突·和解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曾经的贵州,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滞后,人与自然一直处于紧张“对峙”状态。

在毕节市大方县羊场乡穿岩村,曾经的一片原始森林,因遭到毁灭性的砍伐,森林逐渐变成了荒山秃岭。

“那时候没办法,不砍树,大家种不了地,只能过穷日子。”70岁的王华文,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显得很无奈。

然而,穷日子并未远去,相反,每逢雨季引发的山洪,都会让穿岩村村民苦不堪言。

是发展,还是保护?这一冲突,亟待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重塑着贵州的发展进程。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如今的穿岩村,处处一片青葱翠绿,穿岩村的发展,也有了极大的空间和选择。

冲突逐步化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重新定位。

近年来,贵州生态文明公众满意度一直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全省第一次森林资源调查的10.7%,增长到如今的59.95%。此外,贵州还拥有4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青山绿水浑如画,金山银山犹自来。贵州人民与绿水青山和谐共生。

乐章二   治理·转型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要发展,就要转型。要转型,前提是治理。

生态治理,贵州在行动。设立“贵州生态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全力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持续推进“双十”工程。

同时,贵州依托自身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让绿水青山生出“效益”。推动千企改造和千企引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强化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基金支持、人才保障“四位一体”,遵循“五步工作法”提供坚强保障的“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在这个产业链模式的引领下,全省3个市(州)26个县(市、区)竹主产区大力发展竹产业的良好势头逐渐显现。2019年底,全省以竹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达420余家,同比增长7%。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增加至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全省竹产业发展形势向好、竹产业基础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逐渐加强、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以前,村里人收入比较低,普遍贫困。自从实施了荒山退耕还林、营造方竹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后,老百姓依靠方竹产业,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遵义市桐梓县楚米镇高山村村民金传刚说,每亩可收入2000元左右。

如今,凭借全新的山地农业格局,贵州数十万贫困群众“换穷业”。实现了致富增收、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的“多赢”的局面。

乐章三  发展·共生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2016年,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贵州紫云、习水、雷山、印江等25个县(市)先后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连续5年,贵州绿色经济增长速度领跑全国,绿色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从2016年的33%提高到2019年的42%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全国第一。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的重要探索和实践省份之一,贵州坚定践行“两山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的贵州大地,抬头望天,是赏心悦目的贵州“蓝”;放眼看山,是万物葱茏的贵州“绿”;低头看水,是满河涟漪的贵州“清”。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融合推进的贵州实践有力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3600万贵州人民群众,与贵州美丽的山水和谐共生,共同奏响时代的铿锵足音。

会员中心
中国竹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2735号-1
网站建设博乐虎公司

首页

会员中心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