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商标图案整体分为标志和印章两个部分,标志以“竹·印”为立意,“山”设计为3根竹的造型,寓意竹的一二三产和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融合”,印章蕴含“山中有竹”的意境,构竹为境,同时,印章以汉字“竹”的篆体为元素,体现“竹立方”开发、包容、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和邵武立足合作共赢的国际化视野……4月10日,在由福建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主办的“品牌力量·走进邵武”暨推动“武夷竹立方”公共品牌高质量发展集结行动上,福建省邵武市正式推出区域公共品牌“武夷竹立方”的新商标图案,并为首批获得品牌授权的企业授权。
邵武市地处福建南平武夷山南麓,竹产业是其两大主导产业之一,被评为“中国竹家居之都”和“中国特色竹乡”。为更好地推动当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邵武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打造了“武夷竹立方”区域公共品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认为,邵武是福建省重要的竹产业基地,竹资源优势比较突出,竹产业规模效益日渐凸显。邵武积极统筹属地优势资源,打造“武夷竹立方”区域公共品牌,推动竹产业加快发展,是邵武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品牌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环城皆竹也。阳春三月,一踏入邵武市,映入眼帘的就是满目青翠的竹子以及正在拔节生长的春笋。“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如何开发利用好竹资源十分关心,他深入南平调研竹产业发展时强调,要搞竹子深加工,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邵武作为‘中国竹家居之都’,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一根竹’文章,‘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邵武市委书记陈显卿说。邵武如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绯红给出的回答是:邵武市立“竹”优势,围绕补链延链强链目标,致力于全竹利用、产业出新,实现竹炭硅三大产业循环,深入推进竹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一根竹“吃干榨尽”,做“竹”文章。深挖“一根竹”,发展动能足。邵武市林竹资源丰富,是福建省四大重点林区之一,全市现有竹林面积4.49万公顷,立竹量达到了1.35亿株,年产毛竹1500万吨。当前,邵武市拥有竹制品企业292家,数量排名福建省各县市区第一,是全国唯一同时具备竹快销品、竹家居两条完整产业链的县域,年产全竹家居生活用品200万套,竹餐厨用品320万件,竹筷380亿双,竹勺1350万支。邵武市的竹筷胚、竹筷产量占全国的60%,各类竹刀、竹叉、竹勺、竹高尔夫球钉等产量占全国90%。“邵武目前竹产业年产值达到70亿元,每公顷竹林实现产值15万元。目前,全国有竹林面积730多万公顷,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平均每公顷产出约6万元,而邵武竹林的单产要高多了,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竹林产业研究院院长于文吉通过算一笔账,对邵武竹产业的发展成绩赞不绝口。
推出全国竹产区首个区域公共品牌
既有传统的竹筷、竹篮、竹家具等产品,还有新型的竹高尔夫球杆、竹自行车;既有传统的竹文化展示,也有时下最流行的直播带货演播室;既有传统的竹产品样品展示,也有沉浸式的竹林旅游体验……走进邵武的“竹立方”生态科技馆,仿佛置身竹的海洋,这也让记者对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作为目前全国规模大、应用场景全、科技含量高的竹产业发展平台,“竹立方”生态科技馆定位为“买全球·卖全球”,具备完善的“一站式”设计、研发、生产、定制、施工空间定制解决方案,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它是邵武精心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武夷竹立方”的有形平台和物化载体。2021年9月,在前期规划、多方调研、反复研讨的基础上,邵武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度谋划和高位推动,立足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格局,围绕“买全球·卖全球”的发展理念,精准定位并推出“武夷竹立方”区域公共品牌,这也是我国竹产区里推出的首个区域公共品牌。“我们始终坚持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制定‘武夷竹立方’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以‘母子品牌’‘双品牌’等形式获得品牌授权。我们设立了1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还成立邵武市竹立方品牌运营公司,负责‘武夷竹立方’品牌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并与专业运营团队成立混改公司,专门开展供应链组织业务,全面增强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邵武市副市长林新长介绍说,“武夷竹立方”推出以来,品牌效应逐渐显现。“‘武夷竹立方’既契合经济发展的大势,又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是邵武市品牌发展的一把‘钥匙’。”北京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齐国说。福建省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黄维礼认为,邵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围绕“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倾力打造“武夷竹立方”公用品牌,掀开了竹产业品牌发展的新篇章。下“竹”功夫发展产业,“竹”梦前行打造品牌。在“武夷竹立方”的品牌效应带动下,集结行动举行当天就有一大批项目签约,而这种品牌效应还将不断放大,助力邵武竹产业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实现“从产品向品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