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酷似水烟筒的烟筒笛,长短竹筒组成的竹排琴,庞大如竹楼的双音竹管琴……在云南,有一个专门“玩”竹制乐器的乐团——玉溪聂耳竹乐团(以下简称“竹乐团”),这些造型各异、音色独特的竹乐器屡次登上国际舞台,向世界奏响中国竹乐之音。
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竹对中华民族的物质及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赋予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内涵。“传承、发扬竹精神,是竹乐团成立的初心。”领队孔黎飒介绍说,玉溪聂耳竹乐团成立于2005年,是一个集民族竹乐器研发、演奏、民族音乐创作为一体的创研机构和表演团体。
“在拥有26个世居民族的云南,广泛流传着种类繁多、构造各异的民间乐器,其中超过八成都是竹制乐器。”孔黎飒表示,一直以来,竹乐团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通过调查、挖掘、整理云南各民族的竹乐器制作技艺,并不断创新研发,丰富竹乐器种类。2009年,竹乐团“竹乐器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乐团研发负责人苏照祥告诉记者,他研发了数十种竹乐器,包括闷筒、竹索管、哦哔等,演奏方法有吹、拍、敲、摇、弹、刮等,兼具新奇创意与本土特色。截至目前,竹乐团共收集、研发出70多种竹乐器,获得15项国家专利。
“不仅要‘研’还要‘演’,要让更多人听见中国竹乐的声音。”据孔黎飒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竹乐团在长达13分钟的运动员入场仪式中,用竹乐演奏了电影《潜海姑娘》插曲;2010年,竹乐团携独具民族特色的竹乐乐舞,登上上海世博会闭幕式的舞台。随后,竹乐团多次赴海外演出,参与匈牙利、瑞典等国的音乐盛会,将中国竹乐的声音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
与此同时,竹乐团也在探索竹乐器演奏和云南民族歌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推出了一部部异彩纷呈的音乐舞台作品。其中,音乐剧目《秘境云南》展示了彝、傣、哈尼、瑶等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贵阳、武汉、长沙等城市巡演50多场次,让中国各地观众近距离感受云南竹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未来,竹乐团将继续扎根传统民族音乐,努力推动民族器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更多充分体现民族韵味、传统文化的音乐剧目,携中国竹乐走向世界。”孔黎飒说。
近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2023年“春暖花开”中印柬蒙四国迎春文艺晚会上,竹乐团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声乐表演秀,为全球友人送上“爆‘竹’声声迎新春”的美好祝福,在民族竹乐之音中共迎春暖花开。
首页
会员中心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