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眉山市青神县做强竹产业品牌
来源:四川环保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22

这两天,我们陆续分享了《四川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中“以实现保护者受益为根本的‘生态补偿型’”2个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接下来,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以打造区域生态品牌为典型的‘品牌塑造型’”又包括哪些地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吧……

以打造区域生态品牌为典型的“品牌塑造型”

该模式是指以农业为主导功能或具有特色农业的地区,按照借力生态、品牌赋能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培育打造特色区域公共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与发展协同互促。“品牌塑造型”的关键是要擦亮生态产品“金字招牌”。

案例17

眉山市青神县做强竹产业品牌

案例背景

眉山市青神县是四川省竹资源分布重点地区,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国际竹编之都”。近年来,青神县围绕“竹”优势,做强“竹”品牌,建成全国最大的竹产业交易博览综合体,开创中国本色纸第一品牌“斑布”,满竹里“竹纤维旅游餐具套装”荣获2020四川省旅游特色商品金奖,“青神竹编”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连续3年跻身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绿色青神的生态效益正源源不断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效益。

▲竹编艺术博览馆

主要做法与成效

绘好“竹蓝图”,整合力量推进

一是重规划定目标。聘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规划设计团队,高标准编制《青神竹编产业发展规划》《竹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出台《青神县绿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关于建设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县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0余亿元,建设国内最大竹产业专业博览综合体,建成国际竹艺中心、国际竹产业展览中心、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全力打造全国竹产业加工、研究、交易中心和国际竹产业培训、体验中心。

二是建机制聚合力。将竹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成立涉及农业农村、林业园林等38个职能部门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设立竹编产业园区管委会,组建国际竹艺城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园区+管委会+国资公司”管理模式,高质量推动园区建设和经营管理融合;建立考核奖惩机制,设置乡村振兴奖励资金2700万元,将竹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目标考核,实行末位问责制。

▲青神竹工艺品加工

三是抓要素促整合。强化资金保障,出台《青神县竹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县财政每年预算2500万元,专项用于竹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壮大“竹艺名师”“土专家”人才队伍,深化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引进“高精尖”人才37人;强化土地保障,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村规划编制工作,优先落实竹产业发展用地规划指标。

做强竹工业,延伸绿色产业链条

一是打造加工企业增长极。围绕竹编、竹纸、竹桶等多元产品体系,延长竹精深加工产业链,壮大环龙新材料、嘉熙竹木、云华竹旅等竹制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全国最大竹本色纤维材料生产基地,带动竹林种植160万亩;建立竹产业孵化园,推进竹编机械化装备进程,鼓励竹材采伐、原料加工、产品配件组装等机械化装备研发和引进,孵化小微企业21家,引进培育竹加工企业55家,年加工产值27亿元。

二是打造科技研发支撑极。实施竹产业创新研发计划,制定竹制品核心技术需求清单和科技成果转化清单,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央美术学院共建博士工作站和全国竹产业研究中心,成立特级竹编大师为骨干的竹编科研团队;支持四川环龙新材料与芬兰国家技术研究院(VTT)技术与项目合作,开展竹材生物质精炼技术和竹材全价利用研究;搭建创客空间和大学生实践基地平台,创新学生和企业“就业实训+设计入股”双向合作模式,抓实竹艺创新创意研发和成果转化。目前,已成功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拥有专利授权48件、版权登记260余件。

三是打造多线营销带动极。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区建设,打造省级竹编众创空间,建成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孵化园,建立竹编产业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乡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电商服务站三级公共服务体系;推行“互联网+”,开设竹品网,建立竹编跨境电商平台,拓展网红直播、抖音、天猫等网络营销渠道,发展竹制品网店300余个;构建竹编产业化联合体,以“云华竹旅+竹编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留守妇女、残疾人、贫困户等建立定向销售机制,实现“订单编织”上连市场、下挂农户,促进农户居家灵活就业。

▲斑布竹产业园生产车间

打造“竹风景”,实现多重收益

一是做优生态线。实施年栽竹万亩计划,制定《万亩竹原料基地风景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低质低效林改造、巨桉置换等方式,在7个乡镇14个行政村推广梁山慈竹、巨黄竹、甜龙竹等优良品种,建设尖山、天池、长池、五嘉坝等4个万亩竹原料基地,辐射带动村组连片推进;深化“绿满青神”行动,引入竹林湿地污水治理样板,建设“中国首家竹林湿地”,打造10万平方米竹林康养基地,全县竹林面积20万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3%。

二是做美景观线。推进“竹里+”生态建设,按照“竹+1+N”建设思路,突出一个主题树种,搭配多色谱、多品种、多元素的N种植物和景观小品,建设“竹里桃花”“竹里海棠”等乡村公园25个;推进“竹+”业态融合,引导农户利用乡村道路、林盘绿地、住宅庭院植竹绿化,发展“竹+茶”“竹+果”“竹+花”等立体生态模式,打造竹茶园、竹果园和竹花园;实施岷江流域生态屏障和翠竹长廊建设项目,打造沿江竹林风景和竹林特色小镇,建成岷东大道、眉青快速通道、机械大道等四好农村路景观带150公里。

三是做实富民线。抓实联农带农,制发《青神县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扶持办法》,县财政安排栽竹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竹产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种植专业大户给予补助;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引导带动5000余农户与四川环龙新材料等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每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保持9%以上增速。



会员中心
中国竹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2735号-1
网站建设博乐虎公司

首页

会员中心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