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竹海飞人8岁爬竹子,年过半百仍在竹上行走,今无人传承境地尴尬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2
  

泱泱华夏,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让中华民族积累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和技艺。

在众多传统文化技艺当中,有一门文化技艺虽然极具观赏性,但是比较冷门,不为大众所熟知,这就是“竹海飞人”。

“竹海飞人”,顾名思义就是在竹林里穿梭,犹如飞行一般。

“竹海飞人”其实并不是一项为了表演而衍生出来的技艺,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门手艺。

竹上行走,身轻似燕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石门村有竹林万亩,漫山遍野的青翠将石门村装扮得格外壮观。

满山竹林成就了奉化石门村,石门村的村民生存自然也就离不开竹子。

竹子的生长速度很快,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够长得很高。

虽然长得高,但竹子受不了打击,每当风雨之后,竹林里都是一片狼藉,令竹农们损失惨重。

为了让竹子更好地生长、减少经济损失,竹农们会在台风、暴雪等恶劣气候来临之前,爬上竹梢,将最顶端的一节竹子砍下。

这样一来,竹子的高度降低,经风能力就提高了,竹叶的压力也减小了,能够有效地减少竹林因为恶劣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

砍掉最顶端的竹脑,听上去好像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让人看得提心吊胆。

人要爬上好几米高、但是支撑能力并不是很坚固的竹子,竹子还会时不时受到风向影响而摆动。

攀爬本来就已经是一件难事,还要附着在竹子上砍下竹脑,更是难上加难。

即使困难,为了减少经济损失,竹农们也不得不这么做,久而久之,竹农们就掌握了技巧,越发熟练起来。

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有的竹农会在砍完一根毛竹之后,利用这根毛竹本身的弹性,从这根毛竹上弹跳到另一根相近的毛竹上。

这样的画面,看上去好像武侠小说当中的绝世高手:竹农们在竹林之间穿梭,竹叶沙沙作响,人在竹子间来回跳跃,脚步轻盈,落脚准确,动作利落,身姿优美。

竹农们在竹林之间穿梭的样子让观看者目不暇接,无一不拍手叫好,啧啧称赞。

“飞行”在竹林之间的竹农们,也逐渐有了“竹海飞人”的称号。

竹上行走本领的背后,是无数次练习换来的“艺高人胆大”与“熟能生巧”,这要求“竹海飞人”们在竹林间行走时,精神要高度集中,眼、手、脑、脚都要相互配合,这依靠的不仅仅是熟练的技术,更重要的还有过人的胆识。

利用竹子的弹性飞跃到另一根柱子上,如果下脚不准,很有可能被竹子弹出去,摔倒在地,所以每一次移动都是胆识与细心的考验。

高速的移动一旦碰到什么,都会造成划伤,更何况,每位“竹海飞人”身上都带着磨得十分锋利的刀具。

有危险、有难度,才让这项技艺显得尤其珍贵,但也正是因为危险性太高,让“竹海飞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从前会的人大多年龄渐长,不再适合做这样的高难度动作;而年轻人也不愿意来学,因为危险望而却步。

于是,这项曾经收获无数掌声和叫好的技艺逐渐无人问津起来。

现在还能够表演“竹海飞人”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石门村现在还掌握“竹海飞人“技艺的也只有毛木信、毛裕自、毛邵兴三位老人了。

这三位老人年纪都已超过五十岁,最小的毛绍兴今年53岁,最大的毛木信今年刚满60岁。

年过半百,仍在竹子上行走

“竹海飞人”一般都是从小练起,他们大多数都是还不满十岁就接触,十几岁就已经能够在竹子上爬上爬下了。

竹林里的竹子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是每一根都不一样。

不同的竹子的颜色,粗细,根部都不一样,有的竹子看上去又高又壮,但是很有可能是新竹,支撑能力不强,无法承受人在竹子上的活动。

有的竹子上带有瘢痕,这很可能就是被虫蛀过的竹子,不够结实,而对竹子的判别,完全依靠“竹海飞人”自己的经验。

毛木信说:“干这个活儿一定要胆大心细,除了从小锻炼出来的手脚功夫外,眼力也很重要,要学会从竹的颜色、粗细、根部,对一棵竹的年龄和承受能力做出一个迅速而正确的判断,2年以下的新竹,竹梢较小,承受能力较差,一般不用理它。另外带有伤疤的竹子,极可能遭到了虫蛀,也不能用来支撑体重。”

根据毛木信自己的介绍,他从小就在竹林里玩,对于竹林里的竹子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长大之后,毛木信就开始了“削竹脑”的工作。

毛木信的动作很快,一天下来能削好几亩竹林,少说也有一千多根竹子。

毛木信的一天从太阳上山开始,早饭过后就要去竹林,一直到晌午时分才出来吃午饭。

吃过午饭之后,毛木信稍作休息,又要开始重复上午的工作,有时候忙起来,毛木信要在竹子上从早待到晚。

毛木信把十来棵“大毛筒”的竹梢绑到一起,做成巨型鸟窝的样子,这样,人就能够在竹子上稳稳地坐住,中午时还可以坐着吃完午饭。

“削竹脑”的工作十分辛苦,但毛木信却比较乐观。

他尤其喜欢夏天的时候做工,竹林里比外面凉爽,自己坐在竹梢上,舒坦自在。

现在的毛木信已经迈入花甲之年,但依然坚持在做“竹海飞人”的事情。

因为“竹海飞人”陪伴了毛木信一辈子,已经成为毛木信生命力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对于自己的这项手艺,毛木信是自豪与骄傲的。

无人传承,境地尴尬

关于“竹海飞人”的来源已经无法考证,根据奉化石门村村民的描述,这项技艺少说也有百年的历史。

如果非要追溯的话,从清朝末年就已经有了踪迹。

2008年的时候,宁波市将“竹海飞人”技艺列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虽然现在“竹海飞人”不再景气,但它曾经也风靡一时、成为奉化地区的骄傲。

因为极具观赏性和高难度,“竹海飞人”不止一次出现在镜头中,从奉化石门村走向全国。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科教片《石门毛竹》,专门介绍奉化石门村的毛竹,其中就有“竹海飞人”的镜头。

镜头中,艺人借助竹子弹力在竹子之间穿梭的样子让无数观看过纪录片的观众都叹为观止,“竹海飞人”也因此被誉为“中华一绝”。

2005年,宁波市在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注意到“竹海飞人”,宁波市电视台特意在溪口镇石门村的青山盘头,拍摄了这一绝活。

随着“竹海飞人”的名声越来越大,央视十台经典节目《走进科学》也慕名前往石门村,只为一探“竹海飞人”的风姿。

节目一经播出,不仅“竹海飞人”火遍全国,石门村也被世人所瞩目。

2006年,日本关西电视台专门赶赴石门村,只为一睹“竹海飞人”的风采。

在拍摄的过程中,日本关西电视台上海支局长中屿顺也,被毛绍兴、毛木信和毛裕自三位老人的表演彻底折服。

中屿顺也说:“我们最早是从湖南卫视看到浙江奉化有表演这种绝技的奇人,能像《卧虎藏龙》里的周润发,章子怡一样在竹梢上飞来飞去,还不用威亚和保险带,当时就觉得很震惊….三位竹海飞人的绝技,让我们大开眼见,石门村风景美丽,有竹林有小溪,跟诗词里的中国乡村一个意境。我们工作生活在大都市里,看惯了高楼大厦,来到这里感到非常的亲切……相信随着节目在日本的播出,会有更多日本人对奉化石门村,‘竹海飞人’产生浓厚兴趣。”

可见,“竹海飞人”不仅走出了石门村,还走出了中国,传播到了海外。

但是“竹海飞人”的难度和危险都是可见的高,这就导致愿意学习“竹海飞人”的人越来越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很少愿意留在村子里,更不要说学习“竹海飞人”这项技艺来养家糊口了。

因为担心后继无人的局面,石门村的“竹海飞人”们也曾经走出石门村,向外面传授技艺。

但是,“竹海飞人”最看重的还是从小积累起的经验,并不是掌握技巧就能在一朝一夕之间练成的事情。

出门授课的“竹海飞人”之一——毛康达说:“近处去过象山,稍远的地方也到过安吉,短暂的培训也只能教授一些皮毛。”

目前来说,“竹海飞人”的处境比较尴尬。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宣传,“竹海飞人”走出奉化地区,被全国人民所知。

很多人在看过“竹海飞人”后心生向往,前往石门村学艺,但是大多数都没有童子功,是学不成“竹海飞人”的。

“竹海飞人”因只在奉化一带流传,与其他传统技艺不同的是,它没有门派之分,更没有什么传承体系,这样一来,要想把“竹海飞人”传下去就更难了。

面临转型,可惜独门绝技将失传

“竹海飞人” 其实就是因为“削竹脑”而发展出来的一门技艺,如今,随着石门村毛竹生产比重的相应减少,“削竹脑”这项生产技艺面临着衰落,“竹海飞人”也渐渐的演化为一种表演形式。

毛方定是“竹海飞人”新的传承人,他从8岁开始爬竹子,16岁开始削竹脑,这项工作,毛方定已经干了几十年了。

随着村子里的竹子产业渐渐规模化、机械化,毛方定的日常工作已经从在竹林中穿梭,变成了在村子边的工厂里用机器为竹子削皮。

“竹海飞人”对于毛方定来说,已经成了记忆里的东西,尽管现在,五十多岁的他还能够利落地在竹林里爬上爬下,但是因为危险性太高,家里人已经不允许他再这样做。

随着“竹海飞人”们的逐渐老去,石门村的竹林之间也很难再见到竹叶婆娑、人飞竹摇的景象了。

这项技艺最终会走向何处无人知晓,但是没人会希望,这项犹如武侠小说中绝世轻功一样的技艺消失。

传统与现实发生冲突,谁去谁留成了难题。

会员中心
中国竹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2735号-1
网站建设博乐虎公司

首页

会员中心

电话